彭真怀谈中国农村改革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2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世界对话”。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未来的五年中,我国的经济发展任重道远。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解决好农村发展改革问题也成了当务之急。本期的《中国访谈》我们就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先生,为我们解读中国农村发展改革这一话题。

    彭院长您好,感谢您来到我们《中国访谈》。首先请您和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2010-12-21 13:43:54

    彭真怀: 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0-12-21 13:45:12

    中国网: 首先一个问题是,现在农村发展改革是任重道远,那您认为我们的当务之急需要做的有那哪些方面?

    2010-12-21 13:45:35

    彭真怀: 农村的改革任务汇集到一个点上就是三农问题,就是农民怎么增加收入,农业怎么从传统的农业转变到现代农业,农村建设怎么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能够真正的体现出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关于农民增加收入的问题,在过去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我们有一个政治意图,就是让农民多种粮食。但是从全国800个产粮大县的情况看,农民增加收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要更多的支持产粮大县的发展,按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意图去做,让实践的地方优先得到实惠,而且这些产粮大县的收入的增加是一个很好的风向标。

    关于农业发展的问题,我觉得更多的是要注意把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要引进工商资本,适度的在农村进行规模化经营,体现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思路。

    关于农村的发展问题,主要是要注意把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是中央提出来要城乡统筹,提高农业农村的发展基础,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小城镇建设对于解决农业问题,解决农业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问题是一个好的情况,也是我们当前的国力下可用财力能够办的事情,体现出了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思路。

    2010-12-21 13:45:58

    中国网: 我们都知道城乡矛盾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那么“三农”问题是如何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

    2010-12-21 13:46:24

    彭真怀: 因为我国从传统上看,这么多年一直有一个提法,就是三个矛盾、三个差距,一个是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就是城乡差距,另外一个是地区的差距,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第三是脑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的差距。

    这三大差距最集中的体现还是在城市居民与农民在收入上的矛盾。因为地区差距也好,脑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的差距也好,最终都是体现在城乡差距上。因为我们有70%以上的农民,现在尽管有一部分农民在城市的扩张当中被城市化,大概有1.49亿农民城市化了,还有1亿多的农民工在城市居住了6个月,他们也被统计为城市化。总共有2.49亿人。

    我们的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偏颇,就是片面的推进了地级城市以上的城市化,中央政府更多的政策资源和资金资源放在了直辖市,地方政府更多的把资源放在了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就是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进程。所以有2.49亿的农民被排除在城市化进程之外,尽管他们名义上是城市化的人口,但是46.6%的城市化率当中,他们只占到一半。所以我们城市化的本意就是,中央提出要城镇化制度创新,要解决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问题。

    2010-12-21 13:46:39

    彭真怀: 因为城乡矛盾在我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现在有9亿农民,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循环就有可能再一次重演。特别是当前城市化进程当中出面的土地兼并的问题,就是看到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为了城市化的需要把地占了,用宅基地换住房,用承包地换社会保障。

    我们为了眼前的发展,为了地方政府的可用财力,为了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和GDP的增长,我们所注意的问题不是这一代农民获得的补偿的简单事情,而是他们的后一代的儿子和孙子们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在城市里面又没有稳定工作的形成下,他们的生活靠什么依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对学术界的研究,包括我个人都同意一个观点,就是城乡矛盾是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矛盾,也是“十二五”期间需要解决的最重大的问题。

    2010-12-21 13:47:23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中国网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