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怀谈中国农村改革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2
|
彭真怀: 再回过头来看看,全国有800多个产粮大县,这些产粮大县为什么穷?因为他们的地是用来种粮食的,种粮食就会进入国土资源部保护的所谓基本农田保护,任何人不得去侵占,谁要侵占,甚至一把手要问责。因为耕地要保护,所以就不能发展工业,没有发展工业就带不来税收,主要农民种粮食交给国家,对地方税收贡献来讲是微乎其微的。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产粮大县靠自身的发展是非常弱的,所以中央要集中资金,我个人认为就不应该十七个市农部委之间在会议室里就把它分掉,而应该优先支持这些产粮大县的发展。
这些产粮大县发展什么呢?按照中央一贯的精神部署,还要在城镇化制度创新方面,比如说建设小城镇,首先要让这些听中央话的,老实的人,老实的地区,产粮大县受到得到中央政策惠农资金的实惠。这样一来,因为发展快的百强县不需要中央再给予什么政策,他靠自身的发展就可以往前走了。
市场改革的问题,主要是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强者愈强,弱着愈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让800个产粮大县得到中央资金的支持,我们每年有4000多亿,甚至更多,有没有可能我们从2011年开始,对这800个产粮大县拿出5亿直接支持,而不是通过其它部委来发放,那么支持这些产粮大县,我算了一下,每个县5个亿,800个县就是4000亿,这4000亿直接支持这些产粮大县的县城建设和重点3至5个小城镇建设,体现中央的政策意图,把他们带动起来。因为小城镇建设好处是什么呢?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以后,耕地就得到有效的复耕。当然,前提是土地必须为小城镇建设所用,在县域范围内占补平衡,要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占优,不设项。
2010-12-21 13:53:20
彭真怀: 现在大多数县域范围内土地的整理,复耕出来的,集中起来的建设用地主要是被地级市、城市拿走了土地指标。县里一方面没有钱用这些指标,另一方面它上面还有一层城市的管理,地级市的管理,就被地级市拿走了。像这种情况要注意,把这些复垦的土地通过占补平衡作为集中的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用于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而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提高了以后,那些80后、90后的农民工他们在小城镇有稳定的收入,就可以直接在家乡实现就地城镇化,完成他们进入城镇的这一步,我们再完成它的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这是一个“组合拳”。
如果我们把这个“组合拳”打好了,那么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就开始破题了,所谓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的发展,农民就可以有地了,农民集中居住了,土地可以实行适度规模化,搞现代设施农业了,而农民一方面进城了,我们要安置好他的就业保障,这些工商资本进入乡下以后就可以安排农民就业,如果我们产权制度改革了,农民土地的流转,应该跟着工商资本共享商业利益的,土地产权一旦归农民所有,农民就可以进入项下的工商资本进行对等的谈判,就是说,并不是你给我一次性补偿,而是这块土地我是主人,你要跟我一个组织的农民,一个团队来进行谈判,而这个团队就是这个项目的股东,这个数值应该占30%左右的股份,这样一来就由商业资本,包括房地产开发,大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来做。
2010-12-21 13:56:16
彭真怀: 这样你想想看,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起来了,农民通过工商资本的带动有了自己的一份股份,另一方面,农民在这个农业企业就业,农业发展起来了,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为什么是城市的母体呢?我去过很多农村,每一个村落的基础设施,脏、乱、差这些情况是从哪里来的?污水到处流,垃圾到处堆是什么情况?因为农民没有这个意识,因为一个人只要在水、电、路好的环境里,他才可能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所以小城镇建设的好处就是就近城镇化,不需要农民更多向往大城市。我去过很多地方调研,大多数地方的农民都说,我跟他们交换的意见表明,有80%以上的农民实际上并不想进入大城市,因为大城市里,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还不太适应,80%以上的农民愿意在县城和自己身边的小城镇落户,这是他们对自己家园的建设,对美好生活的寄托。特别是从目前的状况看,落后的农村与发达的城市并存的时候,发达的城市采取了种种措施,不让农民进城,指户籍制度上不让农民落户,农民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理性的选择,选择小城镇来建设自己的家园。整个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落到小城镇上来,这样才有可能使农民收入增加,使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一种可能。包括农村的稳定,“三农”问题的解决一定要落在制度的空间去,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制度的设计,才有可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2010-12-21 13:56:57
中国网: 刚才听您说了这么多,也觉得从农民本意上来讲,还是不愿意一步从农村直接来到城市的,还是需要这样的过渡。
2010-12-21 13:57:08
彭真怀: 是的。
2010-12-21 13:57:18
中国网: 我们看到网上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中国目前有两块非常发达的“胸大肌”,一块是城市的房地产,一块是出口加工,这两块“胸大肌”之所以“发达”是因为把农民的土地增值收入,农民的剩余劳动力以及社保扣除,附加在其中,所以才形成这样两块非常发达的“胸大肌”,这是非常形象的比喻。对于这个比喻,它所要告诉我们的真相是什么呢?
2010-12-21 13: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