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怀谈中国农村改革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2
|
彭真怀: 第五,旅游观光的功能,现在很多人来到城市,特别是青少年,对农业没有体验,包括成年人也希望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去做一些体验性的工作,特别是带着孩子,让孩子们知道所谓嫁枝艰难,我们过去学的一首诗,叫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他们体验农业。当然,现代农业本身由于是设施农业,不像过去一锄一锄地跑出来,都是汗滴禾下土,这个意思广泛意义上说,农业就是我们必须在太阳下低头,要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一点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现在也是对的。它有旅游观光的功能,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农业实际上比城市更美好,一盆绿色的油菜花开了,青山绿水,陶冶其中我们感觉赏心悦目,可以呼吸道很多有氧的空气,会感到精神非常轻松,特别是城郊的农业部分。
第六,文化传承的功能,因为农耕文明是人类起步的最初文明,所有人类的始祖都是起源于大江大河的流域,都是靠农业来起步的,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本身,特别是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本身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所以相对于传统的农业、施化农业,相对于传统的稻耕农业来讲,我们的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充分的体现食品保障、工业原料、劳动就业、生态保护、旅游环保、文化传承等六大功能,如果这六大功能得以实现,你想想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将来就不用再别的区域和别人竞争,我们可以在发展农业上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绝对不是一个空想,不是一个自我的陶醉。因为人类总是要吃饭,不管是中国市场要吃饭,全世界都要吃饭。所以国外的学者说,谁来养活中国,就是表明了对中国农业的担忧。
现在我们面临着土地越来越少,耕地越来越被侵占,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可能是我们一个华转身,也是一个很务实的转身。现在十二五规划当中,全国31个省区市,只有个别的没有提新型工业化,都把所谓新型工业化和新型战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一点是需要加以扭转的。因为必须在治国的思路上真正把农业、农村与农民放在一个起点上,形成一个应对复杂局面长期的治国新思维。
我认为这不仅是整个国家拥有的长期优势,也是整个中国9亿农民所寄托的世世代代的梦想。
2010-12-21 14:01:47
中国网: 我想通过今天您说了这么多,我们也相信,有了我们国家的政策的大力支持,还有基层领导干部的带头,还有农民意识的自身提高,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将会在十二五到来之际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非常感谢今天彭真怀院长能够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结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