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怀谈中国农村改革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12-22

    彭真怀: 他告诉我们的真相,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有两个重要的拉力,一是城市的房地产,现在我们看到城市房地产牵涉到五十多个行业,房地产面临房价的疯涨,因为房地产的问题,我认为它现在是个政治问题,不但是经济问题,人民有没有房子住的问题。当然,人民有没有房子住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从这个层面来看,安居才能乐业,如果居无定所,我们就无法安心做自己的事业,所以它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为什么城市房地产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力呢?从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分税制,中央拿了大头,地方拿了小头。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想办一些事情,没有可用的财力,中央给了灵活的政策,关于土地收入这块可以作为地方财政收入使用,正因为如此,各地方政府发现了这个政策的空间,所以也不能把责任板子完全打到他们身上去。普遍发展快的地区都把土地增值、卖地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有的地方卖地收入占了当地财政收入的60%以上,这种情况实际是值得忧虑的。

    地是哪里来的?刚才说到“胸大肌”,其中为什么说城市房地产剥夺了农民的利益呢?地是从哪里来的?地是农民世世代代守着的,由于1956年以来我们实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因为地不是你的,你可以耕种,有使用权,家庭承包责任制给了农民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政府法律上明确规定,不经地方政府批准,任何农地不得转为非农用途。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这个问题上束手无策,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机会,因此,地方政府对这个问题上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当然,这个生财之道就直接影响到地方GDP的增长,数据的好看,甚至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官员本身的升迁荣辱,所以,最近二十多年来提拔的地方政府官员大部分都是靠房地产起家的,这个情况实际是不言而喻的,逐级提拔起来的官员他们基本是这样,否则他们没有从政的业绩。

    2010-12-21 13:57:39

    彭真怀: 我们拿了农民的土地,可是把蛋糕就分给农民一点点,比如非常不恰当地根据土地上前三年收入种庄稼收入的平均数,种庄稼的农民平均一亩三分地,一家七亩地,种庄稼的收入是多少呢?不到2600元,按照这三年的平均数然后给予10倍或30倍的补偿,这种补偿岂能是一补了之?农民世世代代,我们按照1956年来算,守了54年的土地,最后告诉我只有2600元,这是平均数的10—30倍,甚至这个补偿还被坑坑克扣不到农民的手里面。所以,为什么群体事件不断?上访事件当中,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当中,农民失地是最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看到“导火索”,“导火索”已经燃起来了,我们不能麻醉自己,不能通过延长导火线,不是拆掉导火索麻醉自己。这种麻醉只能把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越积越大,一旦最终被引爆,这个事情就会很严重,这指的城市房地产。

    农民失去土地,给予农民补偿很少,甚至补偿不到位,补偿本身就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因为这是农民的土地,为什么给一点补偿就把农民打发了呢?农民为什么不能直接参与商业项目的股份呢?像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产权模糊所造成的。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当中,农民为了城市化被强制剥夺了三十多万亿,有的学者估价三十九万亿,有的估价三十六万亿,没有低于三十万亿的,我们取个最低数三十多万亿,通过土地的级差收入,因为土地增值了,但农民得不到,因为都是开发商得到了,地方政府得到了,地方政府有了可用的财力,开发商有了巨额的利润,所以,我们现在叫“权力与资本合谋”,把贪婪的眼睛盯着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这是城市房地产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它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剥夺了农民三十多万亿,支持了中国经济增长。

    2010-12-21 13:57:59

    彭真怀: 第二,关于出口加工。1979年之前,我们说“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要靠全国人民勒紧裤带子来建设新中国,支持共和国的工业、国防体系,为整个国家战略服务,这一点,大家的怨言还不太多,1979年以后,特别是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我们发现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是靠出口加工拉动的。2008年9月份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过去长期支撑中国这么大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加工业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所以2009年我们在应对复杂形势的时候,七次提出要出口退税,但是从2009年情况来看,出口一直没有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三驾马车”当中的出口在去年经济增长贡献率当中还是负数,这说明什么问题?一下子把我们打得焦头烂额,我们一下子回不过身来。13亿人口拉动经济增长靠出口,这本身就是不恰当的。这样的情况下,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呢?十七届五中全会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要调整思路,要把国内人民的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提出了“三驾马车”顺序调整了,消费、投资、出口,把出口放在外面了。为什么学者说另一块“胸大肌”是出口加工呢?出口加工是怎么起来的呢?出口加工是用中国劳动力资源,过去有人说是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我是不太同意这种说法的。

    2010-12-21 13:58:10

    彭真怀: 从孙中山先生到蔡元培先生,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他们都提出“劳工神圣”这样一种主张,真正的劳动力是神圣的。在中国有些学者说“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力没有廉价的,只有劳动力价格是廉价的,我们用了农民非常低廉的工资,耗费了我们大量资源和能源,生产了一些产品到国外市场,当时被称为“中国制造”,还被国外指责为“倾销”。一些国家还对中国制造一些贸易摩擦,你牺牲了本国人民的福利,牺牲了本国的资源,到国外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换来所谓这些外汇,还受到了国外的指责,这个过程当中农民做出了牺牲,他的工资是很低的,所谓“打工仔”、“打工妹”的词就这样来的。包括“农民工”是一个歧视性的称呼,农民工人这在外语上是无法翻译的,就是这是农民工,就意味着他的工资可以低,可以不考虑他的住宿问题,不考虑他的居住问题等等,所有比正式工人的待遇要低。包括社会保障的问题。一是出口加工给农民的是低廉的工资。

    二是这些农民在土地上耕种的价值。2010年的情况是185.2元,七亩地,夏秋两季是2600元。对于农民来讲,他们获得这些低廉的工资,就比在家种地强得多,事实上真个利润被谁分走了?被这些企业拿走了,是被所谓搞出口加工的企业拿走了。

    2010-12-21 13:58:25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中国网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