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网县域经济专栏首页>>县域观察

“县域经济”截流返城农民工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2-22

    政府“非常手段”揽人

    为吸引农民工返回家乡,枝江市从感情、政策等方面连出“组合拳”。

    和富士康一样,当地劳动部门和各企业也把招工的摊子摆到了各个车站码头。尹圣洲说,春节期间,他在车站看到,发往外地的班车每天爆满,这让他“心里发慌”。“赶紧到车站截人,拦一个是一个。”

    事实上,内地企业与沿海发达地区已形成了对农民工资源的激烈争夺态势。尹圣洲说,春节期间,珠三角、长三角企业把大巴直接开到了枝江车站,车接车送。“过去后还有开工红包。”尹圣洲说:“在工资水平上,我们处于劣势,我们只能以乡情留住父老乡亲在家乡就业。”

    国内不断蔓延的“用工荒”让枝江市的主要领导也感觉到了压力。2月12日,当地的“三级干部会”上,市委书记蔚盛斌、市长孙咏平均在讲话中要求相关部门留住返乡农民工。“为企业招工,市委书记和市长一同发话,这还是第一次。”尹圣洲说。随后,枝江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发文要求“高度重视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各镇街道要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让广大农民工自愿留在家乡,实现本地就业。”文件还把当地三家龙头企业的1100名用工需求分解到各乡镇,要实行量化考核。

    “尽管工资比沿海稍微低一点,但是可以照顾孩子。”从浙江台州“回流”的农民工姜毅过年后没有出去,在一堆招聘牌中,他选择了三宁化工。“外面毕竟不是归宿,在家里上班心里还是塌实些。”

    产业转移下的用工缺口

    尹圣洲对记者分析:“这两年,枝江外出务工的人员回流越来越多,这本来可以缓和当地用工荒的,但本地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对于用工的需求迅猛。”枝江去年实现生产总值160亿元,同比增20.3%。借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机遇,去年枝江市签约项目66个,其中10亿元项目3个。这些劳动密集企业表现出巨大的用工需求。

    上周,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农村处处长李湘泉表示,今年湖北农民工“回流”现象十分明显,农民工输出数量将进一步“缩水”,预计至少减少劳务输出100万人。前几年,湖北1000多万农民工中,省外输出的占70%,省内输出只占30%。而截至去年,省外输出的比例只占55%,而省内输出的比例占到45%。

    即便如此,湖北依然摆脱不掉“民工荒”的阴影。李湘泉说,“今年省内的用工缺口达60万人,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企业用工旺盛和省内大批工业园区建设刺激了用工需求。当然,对于农民工流向我们不会加以控制,但我们希望农民工首先能满足省内用工需求。”

    尽管上下 “力度很大”,但枝江市依然有2000多个用工缺口。尹圣洲说,目前还有多场招聘会,度过今年的“用工荒”应该没有问题。三宁化工人力资源部主任助理李善华对记者说,除在本地招人外,他们还在宜昌、当阳、长阳、秭归等地延揽工人。“目前我们已经差不多了。”

    尹圣洲担忧的是今年危机度过后明年怎么办?他指着窗外那些正在建设成的企业说,明年用工需求会更大。据称,枝江一家纺织企业因招工不足,望着满是灰尘的机器,“老板急得直哭”。

    记者 方龄皖

 

 
·
·
·
·
·
·
·
·
·
 






责任编辑: 周岳景来源: 荆楚网-三峡晚报(武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