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到底是什么?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5-10
|
需要提醒县域领导者注意的是,强化宏观经济层面的管理,提升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千万不能迷信政府必须拥有 “无孔不入、无微不至、无所不能”的行政权力。当微观经济活动出现困难、混乱甚至面临重大危机之时,以为只要发几份 “红头文件”、开几个动员大会、设几家专门机构、加几项行政审批项目便能万事大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甚至情急之中从看台上冲下来一边替裁判员吹哨子,一边与运动员抢球的传统搞法,现在已经明显地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党的十四大早就确立了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并坚定不移地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所以,县域政府要摆脱长期陷在微观经济活动中不能自拔的被动局面,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逐步完善和不断强化宏观经济管理上来,这种过程实质上就是政府自身改革与转型创新的艰难过程。
县域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认真遵循县域经济运行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并按照这个客观规律来具体实施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一是通过制定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为微观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科学的经济预期;二是通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微观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通过严格的市场监管,为微观经济活动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四是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微观经济活动提供优质的公益服务;五是通过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有效调整,为微观经济活动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家园。这些属于宏观经济范畴的工作做好了,微观经济层面的繁荣昌盛就会指日可待,竞争有序、宽松有度、进出有方、督管有力、富有生机与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发展局面就会水到渠成。
(作者:宋亚平)